行业新闻
开云 app 开云 入口全市首例违法收购、销售野生动物制品案件开庭
7月13日上午,宜昌市伍家岗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是宜昌市首例违法收购、销售象牙、犀牛角等野生动物制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公诉机关指控称,被告人李某某系宜昌某古玩街一工艺品店经营者,长期从事工艺品销售。李某某在销售工艺品过程中,未经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在其店铺、住宅长期、多次向他人收购并销售象牙、犀牛角等野生动物制品。经鉴定,其收购、销售的象牙、犀牛角制品均属我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经济价值共计30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涉嫌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侵害了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故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除刑事处罚外,另请求法院判令李某某在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惩罚性赔偿金30余万元。
庭审中,合议庭组织控辩双方进行充分质证,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相关证据发表意见及辩护等诉讼权利。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该案承办法官表示,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加工销售象牙及其制品活动,全面禁止商业性象牙交易行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收藏精雕细琢的象牙制品,“利”字当头,收购需求促使部分人员铤而走险,由此衍生的出售象牙制品链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象牙制品爱好者应当认识到象牙交易对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资源的巨大破坏,自觉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象牙买卖,切莫以身试法。kaiyun 开云 官方网站kaiyun 开云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