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开云 app 开云 入口千年非遗·匠心坚守丨看巴山剪纸品纸上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通江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保护成绩斐然,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通江竹编技艺、通江剪纸技艺······这些非遗印记,既是历史栩栩如生的见证,更是巴山儿女智慧的鲜活象征。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推出《千年非遗·匠心坚守》通江县非遗传承线上展播,让大家在声色光影中欣赏非遗风华,品悟匠心艺韵,体味通江非遗传续千年的岁月回甘。
今天,跟江小妹一起走进《千年非遗·匠心坚守》第六期,一起感受剪纸中的多彩世界。
巴山剪纸技艺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一批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建立巴山剪纸非遗扶贫工坊。巴山剪纸是我市知名文化产业项目,通江县诺江镇(巴山剪纸)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巴山剪纸内容新颖、题材广泛、手法独特、造型美丽、寓意深刻,其内容多以民俗生活、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等为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体现了大巴山人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巴山剪纸是川北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之一,它的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巴山剪纸现在主要风格分为三种:一是受南北文化相互融合的影响,形成了造形古老、剪法粗放和细腻相交融的特点,内容上延袭了原始图腾的纹饰图样,保留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和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从美学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二是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造型讲究工整对称,线条细腻流畅,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纹样源流,反映了主流历史文化生活的艺术品味。三是受当代美术影响,形式上融入了现代美术绘画的特征,把黑白灰、透视、色彩、构图布局等元素融入到传统剪纸中,浑然天成,与时俱进,反映了当代民间文化的走向。受其地形地貌和传统巴文化的影响,其剪纸艺术作品倾向于圆润、饱满。
李亚雪,女,1966年出生,四川民间艺术大师,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亮雪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李怀玉,女,1966年出生,四川省通江县斯波乡人,大专文化,浙江省剪纸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通江县诺江镇文化站。
一是技术方面使用其他地方剪纸不会使用或不敢使用的非镂空剪纸手法,呈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艺术效果,构成独特的观赏价值,具有阴柔精巧、秀美严谨、古朴坚实之风范。
二是艺术方面融合了南方的灵巧和北方的粗犷,粗细有致,具有刚柔并济的独特之风。其剪纸作品内容新颖,题材广泛,造型美丽,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反映了新农村以及农民生活的一系列变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传统观念和趋吉避邪、祈祥纳福的命题外,装饰生活环境、修饰日常用品、美化生活面貌的特征极为显著。
1、历史价值:“巴山剪纸”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间基础。“巴山剪纸”继承了祖辈等民间艺人的传统技艺,并融合了南方的灵巧、北方的粗犷、粗细有致,具有刚柔并济的独特之风。不少主题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体现了巴山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艺术价值:近年来,关心和研究民间艺术的人愈来愈多,巴中的民间艺术,保持着巴文化神秘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巴山剪纸”基于对生活的审美趣味,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作品,通俗易懂,深得人们的喜爱,有着不可低估的艺术研究价值。
3、使用价值:“巴山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给人以欢乐、愉快、爽朗的艺术情趣,表达内容极为丰富,用途非常广泛,适应了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不但美化了生活,也美化了人们的心灵,反映着人们祈求吉利、幸福的美好愿望。
4、文化价值:“巴山剪纸”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表现出的造型特征、形式美感和率真的感受等,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博大深厚的文化基因库,体现了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巴山剪纸以民俗生活为基础,记录了日新月异的巴山巨变,可为民俗研究、民间文学研究和历史、戏剧、美术的研究提供直观的实物证据,并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形象资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kaiyun.com 开云 体育 appkaiyun.com 开云 体育 app